|
|
|
| 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运行 |
|
|
|
|
氮肥:结构优化 技术提升 需求增长 |
|
| 更新时间:2025-11-12 来源: |
“十四五”期间,我国氮肥行业在总量控制下维持小幅增长,顺利完成保供任务,结构调整、技术创新、绿色发展等方面成绩显著,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实现农业现代化夯实基础。
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十四五”我国氮肥行业总量维持小幅增长,顺利完成氮肥保供任务。2024年,合成氨产能和产量分别达到7712万吨和7308万吨,相比2020年分别增长15.5%和24.2%;尿素产能和产量分别达到6919万吨和6724万吨,相比2020年分别增长4.3%和19.6%。氮肥产量达到4926万吨(折纯氮),相比2020年增长22%。
行业结构调整继续取得新进展。不仅原料结构更为合理,产品结构也不断优化。从原料结构看,到2024年,国内采用新型煤气化技术的合成氨产能占比达到59.7%,相比2020年提高13.6个百分点,采用常压间歇煤气化技术的合成氨产能占比较2020年下降了15.3个百分点。
从产品结构看,绿色高效氮肥的总量快速增长,2024年高效尿素产量占尿素总产量8.1%,较2020年增长86%;高效水溶性肥料产量较2020年增长150%,主要以大量元素水溶肥、中量元素水溶肥、UAN、水溶性复合肥为主。2024年氮肥利用率达到43%,较2020年提高2.8个百分点。
另外,装置大型化、生产集约化、规模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十四五”以来,我国建成多套世界级规模的氮肥装置,大型企业集团数量继续增多。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到2024年,产能规模在50万吨以上的合成氨企业有42家,总产能达3363万吨,较2020年增长19.6%;规模为50万吨以上的尿素企业达68家,总产能达到5943万吨,较2020年增长9.1%。氮肥行业大型企业集团继续增多,合成氨和尿素产能达百万吨的企业数分别达到20家和24家。
技术创新表现亮眼
技术创新水平进一步提升成为氮肥行业“十四五”期间的最大亮点。“十四五”期间,氮肥行业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先进及国际领先水平的成果,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煤气化技术在大型化、高效化、低能耗化、煤种选择性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十四五”期间,氮肥行业涌现出了诸多重大标志性成果,主要有6.5MPa 3500吨级半废锅粉煤气化技术,全废锅粉煤加压气化技术,复叠制冷技术的低温甲醇洗技术,第三代高效合成、低能耗尿素技术等。其中,航天工程公司开发的6.5MPa 3500吨级半废锅粉煤气化技术实现大投煤量高效气化,总投资降低20%,能耗降低5%;复叠制冷技术的低温甲醇洗技术已在山东瑞星集团有限公司超大型现代煤化工项目上获得应用,助力现代煤化工大幅降低能耗。
多项创新技术的应用带动氮肥行业绿色低碳取得新进展。“十四五”期间,氮肥行业吨氨产品综合能耗达1237千克标煤,下降4%。
下游需求多元化增长
“十四五”期间,氮肥行业下游工农业消费均呈现增长态势,工农业消费量增速均快于上一个五年的增速。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氮肥表观消费量达到3882万吨,年均增速4.2%;农业消费量为2716万吨,年均增速3.8%;工业消费量为1166万吨,年均增速5.3%。
“十四五”期间,氮肥工业消费继续多元化增长,己内酰胺、人造板、三聚氰胺、锅炉烟气脱硝、车用尿素等多领域对合成氨和尿素的消费增长明显。2024年,我国合成氨和尿素的工业消费量分别达到1683万吨和2178万吨,占消费总量的24%和33%。
“十四五”期间,氮肥行业在积极保供、助力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无论在原料结构、产品结构调整,还是技术创新、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均比“十三五”末迈上了新台阶,实现巨大跃升,行业从片面追求规模扩张转向以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和绿色低碳为核心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作者:郁红 来源:中国化工报 2025年11月12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