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协会新闻 会员动态 行业运行 政策法规 协会简介 协会智库 入会指南
   站内信息搜索
   协会信息
  协 会 简 介
  协 会 章 程
  通 知 公 告
  入 会 指 南
  协 会 新 闻
  新 增 会 员
   资讯中心
  行 业 运 行
  政 策 法 规
  科 研 成 果
  化 工 园 区
  安 全 环 保
  企 业 质 检
   会员服务
  会 员 动 态
  会 长 单 位
  副 会 长 单 位
  理 事 单 位
  技术委员会委员
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运行
国际能源署:中国石化行业驱动全球石油需求增长
更新时间:2024-10-21 来源:中化新网
  

  10月16日,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2024年世界能源展望》指出,全球石油需求将在2030年达到近1.02亿桶/天的峰值。石化行业将超过公路运输,成为石油需求增长的主要贡献者,中国石化行业将成为全球石油需求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报告称,2023年石油需求将超过2019年创下的峰值,比2022年增加近200万桶/天,达到9900万桶/天,其中中国贡献了150万桶/天。IEA预计,到 2050 年,石油需求约为 9310 万桶/天,比 2023 年减少约 600 万桶/天。这主要是由于道路运输需求水平较低,而生物燃料和氢气的使用将减少航空和海运部门对石油的需求。

  报告表示,2023年,石油作为石化产品生产原料的需求增加了50万桶/天,几乎是过去五年年平均增长的两倍。这表明,石油的需求“越来越倾向于向石化原料转变,除了航空燃料外,石化原料是2023年至2035年间石油需求增长的唯一来源”。

  IEA预计,2023年至2035年间,由于电动汽车的普及,交通领域的石油消费将出现下降,但这一降幅将被石油化工生产和航空用油需求增加620万桶/天所抵消。

  同期,印度的石油需求增幅最大,将增加 190 万桶/天,而中国的石油需求预计将增长近 100 万桶/天。

  IEA表示,中国公路运输用油需求的下降将被石化行业的150万桶/天的增长所抵消。“到2030年,中国有望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费国。”该机构预计,到2030年,中国的石油需求将为1740万桶/天。

  国际能源署表示,中国仍将是石化行业未来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报告称,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石化产品消费国,清洁技术制造业(主要是电动汽车、风力涡轮机和光伏电池板)的快速增长是一个重要的驱动力,约占2019年以来塑料需求增长的四分之一。为了提高供应能力,中国大力投资国内塑料生产,并将聚烯烃进口量从2019年占国内需求量的30%以上,削减到2023年的20%左右,同时也支持不断扩大的塑料需求 。

  报告指出:“即使总体石油需求达到顶峰,(石油在)中国作为石化原料的使用量仍在继续增加,到2035年将达到约500万桶/天。”

  报告称,2019年至2023年间,在中国作为石化原料的石油需求增长超过150万桶/日,比同期全球石油需求总体增长率高出20%。

  IEA表示,石油产品需求的变化将造成“汽油炼制能力过剩,并有利于炼化一体化工厂。此类设施主要位于亚洲和中东地区,也受益于靠近有弹性的需求来源。”欧洲炼油厂更容易面临与产品需求模式变化相关的风险,一些炼油厂“因此正在战略转向生物燃料、低碳氢和塑料回收”。

  友情链接:
  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浙江经济网  中国化工网  中国化工报  慧聪网化工频道

主办单位: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浙江省经信厅材料工业处
运营单位: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2005-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