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协会新闻 会员动态 行业运行 政策法规 协会简介 协会智库 入会指南
   站内信息搜索
   协会信息
  协 会 简 介
  协 会 章 程
  通 知 公 告
  入 会 指 南
  协 会 新 闻
  新 增 会 员
   资讯中心
  行 业 运 行
  政 策 法 规
  科 研 成 果
  化 工 园 区
  安 全 环 保
  企 业 质 检
   会员服务
  会 员 动 态
  会 长 单 位
  副 会 长 单 位
  理 事 单 位
  技术委员会委员
首页 -> 资讯中心 -> 科研成果
废塑料耦合海水制氢有新法
更新时间:2024-03-08 来源:中国化工报
  

  中化新网讯 近日,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光化学转换与合成中心研究员陈勇团队提出电化学重整废弃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塑料耦合海水制氢新策略,可以高选择性地将废弃PET重整为高附加值的乙醇酸。

  利用可再生能源驱动的电化学技术直接分解水制氢,被认为是未来通向“绿氢经济”的最佳途径之一。其中,直接海水电解因无需依赖淡水资源而成为理想的绿色制氢方式之一,但高成本以及海水腐蚀带来的催化剂失活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瓶颈。从海水分解反应的本质来说,阳极析氧反应(OER)面临高的热力学能垒、缓慢的动力学过程、产物价值低以及析氯反应所带来的催化剂失活和法拉第效率低等问题。因此,如何降低阳极的氧化能垒并实现氧的综合利用,是加速阴极析氢以及提升电解水制氢技术降本增效的关键。

  阳极析氧反应过程中,往往伴随多种活性氧物种产生。这些活性氧物种被认为是传统热催化有机物氧化反应中的关键活性成分。因此,以电解水过程中产生的活性氧为基础,将阳极析氧反应过程替换为重要的有机分子氧化反应,可实现高附加值化学品的绿色合成,并有望降低氧化过电位,提高制氢效率,从而破解电解水制氢降本增效的难题。

  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增强催化剂表面活性氧物种的吸附,可以提高催化活性,并可以在催化剂表面形成阴离子层来排斥氯离子,提高催化剂稳定性。在模拟海水环境中,该体系可以在1.6安的工业电流下稳定运行超过100小时。

  友情链接:
  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浙江经济网  中国化工网  中国化工报  慧聪网化工频道

主办单位: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浙江省经信厅材料工业处
运营单位: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2005-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