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协会新闻 会员动态 行业运行 政策法规 协会简介 协会智库 入会指南
   站内信息搜索
   协会信息
  协 会 简 介
  协 会 章 程
  通 知 公 告
  入 会 指 南
  协 会 新 闻
  新 增 会 员
   资讯中心
  行 业 运 行
  政 策 法 规
  科 研 成 果
  化 工 园 区
  安 全 环 保
  企 业 质 检
   会员服务
  会 员 动 态
  会 长 单 位
  副 会 长 单 位
  理 事 单 位
  技术委员会委员
首页 -> 资讯中心 -> 科研成果
这里的塑料管,经得住150℃高温考验
更新时间:2024-02-05 来源:中国化工报
  

   说起塑料管,大家都不陌生。“日常使用的塑料管,长期使用温度大都不超过100℃。我们最新研发的塑料管,可以长期在150℃的高温环境中使用。”1月24日,山东能源新材料公司山东方大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王晓华自豪地说。

  在他身后,偌大的车间里,不同型号的塑料管材正源源不断地“走”下生产线。繁忙的背后,是科技创新的强力支撑。

  走进方大新材料办公楼一楼,由山东能源集团命名的“王晓华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及材料化学分析、理化性能测试等实验室依次排开,工作人员有的在测试高分子材料的熔指,有的在进行管材耐压试验。

  20多年前,方大新材料还是个型材厂,主营业务是生产门窗框架,另外还有一条生产室内饮用水管的生产线。随着门窗型材市场日渐饱和,他们打算将重点转移到管材生产上。

  “民用水利、市政管道的附加值低、入行门槛低、技术含量低,市场和发展空间有限;公司接触较多的煤矿等工程领域,井下大量使用的钢管笨重且易锈,企业有寻找替代产品的需求,而工程用特种塑料管道完全可以满足上述需求。”高分子材料专业出身的王晓华和同事们经过一番调研,很快就确定了公司发展的方向。

  然而,想要生产工程用特种塑料管道,需要对塑料进行改性处理,也就是在通用塑料的基础上,添加合适的助剂、填料等,经过填充、增韧、增强等手段加工改性,提高塑料材料在阻燃、强度、抗冲击、耐老化等方面的性能。

  如何破解技术难题成为关键。方大新材料成立了课题小组,一边查阅大量资料,一边进行原材料配比试验。历时两年,一批力学性能优异且阻燃抗静电的聚乙烯双抗料配比成功,国内第一根矿用管材成功产出。

  目前,方大新材料已研发出5个系列上千种型号的矿用管材,应用于国家能源、陕煤化工集团等企业,并远销海外。该公司还拥有山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山东省热塑性高分子功能材料工程实验室等研发平台,获得20余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在此基础上,方大新材料在进一步拓展市场、开发综合管网智能在线监测系统的同时,瞄准油田、海水淡化和高端化工等领域的特种管道研发,不断开展阻燃导电、增强、耐温、耐磨等管道特殊性能的改性实验。

  油田产区随处可见的“磕头虫”抽油机,其抽油活塞和管道大多为特种钢材质,易磨损,更换成本高,也影响油井生产效率。方大新材料研发的用来充当油管内衬的超高聚乙烯管,不仅耐磨性是传统油管的10倍,还使抽油机使用成本降低了80%,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大型油田企业的欢迎。方大新材料由此迅速打开了油田专用特种管材的新市场。

  抽油机提取上来的原油,其温度大约在100℃,如果温度过低,原油就会变黏稠,进而流动性会降低。方大新材料已经针对油田的需求,研发出一种特种管道,维卡软化温度达到了150℃以上。目前,样品已经通过第三方机构检测,预计春节后即将投入试用。

  做实传统矿用管材存量优化,每年营收增速20%以上;聚焦油田领域,围绕油田的耐温耐磨管道开发应用做好增量跨越;做好大口径的海水淡化、核电工业输出管网应用开发,并将氢能的输气管线研发作为长远目标……“我们的目标,是将方大新材料打造成国内一流的特种工程管道综合服务商。”王晓华的话语里充满了自信。

  友情链接:
  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浙江经济网  中国化工网  中国化工报  慧聪网化工频道

主办单位: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浙江省经信厅材料工业处
运营单位: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2005-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