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1月9日,爱因斯坦探针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下传遥测量显示,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主持研制的爱因斯坦探针卫星后随X射线望远镜载荷制冷装置已顺利入轨。
据记者了解,爱因斯坦探针卫星是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继“悟空”“墨子号”“慧眼”“实践十号”“太极一号”“怀柔一号”“夸父一号”之后研制发射的又一颗空间科学卫星,因主要科学目标涉及黑洞、引力波等爱因斯坦相对论的重要预言,取名为爱因斯坦探针。爱因斯坦探针卫星是宇宙天体爆发的捕手,能精准捕捉到更加遥远和暗弱的暂现源和爆发天体,探寻来自引力波源的X射线信号,对研究恒星活动、黑洞和中子星等致密天体的形成、演化、并合等过程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爱因斯坦探针卫星共搭载了宽视场X射线望远镜和后随X射线望远镜两台有效载荷。前者用于大范围观测发现高能暂现现象,后者用于对所发现目标进行精细观测。
其中,后随X射线望远镜的探测器需要在低温下工作,以达到更高的探测性能。此次发射的后随X射线望远镜载荷制冷装置系在国际上首次将脉冲管制冷机应用于X射线探测天文学领域。中国科学院空间功热转换技术重点实验室研制的超高频小型化脉冲管制冷机创造了国内业务卫星制冷机重量最小纪录,且制冷机与后随X射线望远镜进行一体化设计,节约了重量和功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