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协会新闻 会员动态 行业运行 政策法规 协会简介 协会智库 入会指南
   站内信息搜索
   协会信息
  协 会 简 介
  协 会 章 程
  通 知 公 告
  入 会 指 南
  协 会 新 闻
  新 增 会 员
   资讯中心
  行 业 运 行
  政 策 法 规
  科 研 成 果
  化 工 园 区
  安 全 环 保
  企 业 质 检
   会员服务
  会 员 动 态
  会 长 单 位
  副 会 长 单 位
  理 事 单 位
  技术委员会委员
首页 -> 资讯中心 -> 科研成果
二氧化碳高效制甲酸研究获进展
更新时间:2024-01-03 来源:中国化工报
  

  中化新网讯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高敏锐和唐凯斌课题组合作,研制了一种具有“储液池”结构的片状铋基催化剂,在酸性环境中营造了局域强碱微环境,抑制了析氢副反应,促使二氧化碳向甲酸高效转化。

  在酸性介质中,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可以直接制备纯甲酸水溶液,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能源供应途径。然而,酸性介质中析氢动力学更占优势,如何抑制氢气生成,实现高甲酸生产率仍然是一个巨大挑战。

  该研究团队模拟催化剂表面的物种分布和pH值情况,发现“储液池”结构能有效富集羟基和钾离子,使电极表面呈局域碱性。相反,颗粒状催化剂表面的pH值很低,主要发生析氢副反应。

  电催化性能测试表明,在电位相对于标准氢电极为1.7伏特时,“储液池”催化剂的甲酸法拉第效率达到最大值95.5%,而氢气法拉第效率被抑制在3%以下。催化剂稳定性评估表明,在总电流密度为300毫安每平方厘米时,“储液池”结构催化剂能稳定法拉第效率不变,而铋颗粒催化剂则快速失活。这些结果证明,“储液池”结构能抑制羟基向外扩散和质子向内扩散,在电极表面形成稳固的局域强碱微环境,从而抑制氢气生成,提高二氧化碳到甲酸的选择性。

  研究人员进一步在超薄流动电解槽中测试“储液池”催化剂的二氧化碳转化性能。通过在0.5安培电流下稳定电解50小时,研究人员最终电合成360毫升纯度为4.2重量百分数的甲酸水溶液。

  该研究为解决酸性二氧化碳还原过程中严重的析氢副反应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这种“储液池”催化剂的概念有望应用于其他二氧化碳还原催化剂的设计,从而实现高附加值产品的高选择性合成。

  友情链接:
  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浙江经济网  中国化工网  中国化工报  慧聪网化工频道

主办单位: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浙江省经信厅材料工业处
运营单位: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2005-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