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协会新闻 会员动态 行业运行 政策法规 协会简介 协会智库 入会指南
   站内信息搜索
   协会信息
  协 会 简 介
  协 会 章 程
  通 知 公 告
  入 会 指 南
  协 会 新 闻
  新 增 会 员
   资讯中心
  行 业 运 行
  政 策 法 规
  科 研 成 果
  化 工 园 区
  安 全 环 保
  企 业 质 检
   会员服务
  会 员 动 态
  会 长 单 位
  副 会 长 单 位
  理 事 单 位
  技术委员会委员
首页 -> 资讯中心 -> 科研成果
首座氨制氢加氢一体站建成试产
更新时间:2023-12-11 来源:中国化工报
  

  中化新网讯 12月8日,我国首座商业化分布式氨制氢加氢一体站在广西南宁建成并试产。该站成功建成标志着我国分布式氨制氢工艺技术达到全球领先水平,为解决我国氢能产业发展面临的运输存储难题提供了新路径。

  据了解,中国石化广西石油南宁振兴加能站采用了中国石化自主研发的分布式氨制氢成套技术,每天能产出500千克99.999%的高纯度氢气,制氢规模为同类型最大,可满足40辆氢燃料车用氢需求。相较于广西之前的用氢方式,成本降幅超过60%。

  氢气的储存和运输是制约氢能产业链发展的关键环节。目前,我国的加氢站主要依靠长管拖车来运输,氢气运输能力低、成本高、氢气装卸时间长且综合能效低。此前,中国石化在大连投运了我国首座甲醇制氢加氢一体站,此次试产的氨制氢加氢一体站是站内制氢的又一有益探索,可破解氢能储运难题。

  同时,氨制氢加氢一体站还具有占地少易推广的优点。该站新建成的分布式氨制氢装置占地面积仅80平方米,产氢能力为240标准立方米/时,可满足南宁、柳州、北海等地车用氢气需求。此外,制氢设备采用单元模块化、撬装化设计,可实现现场快速安装、投运,便于快速推广复制。

  在技术研发方面,该站采用的分布式氨分解制氢技术由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自主研发,采用了22兆帕液驱隔膜式压缩机。自主开发的低温高效氨分解催化剂,将氨分解制氢的反应温度大幅降低,有效降低能耗。同时,通过工艺集成,成功兼顾氢气纯度和回收率,设计氢气回收率在96%以上。

  此外,该项目采用的主要加氢设备与系统均由中国石化机械股份公司自主生产,可以实现对氢燃料车加氢、对长管拖车充装双重功能,其装置自动化、智能化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具有实时信息采集、云端监控、自动报警等智能控制功能。与国内同类运行装置相比,该套装置能耗更低,氨消耗小,安全性和经济性更为显著。

  “此次氨分解制氢加氢一体站项目引领了氢能科技创新,探索了降低制氢成本新路径,驱动了氢能产业的发展。”中国石化广西石油分公司代表、党委书记李力波表示,未来,他们将积极推动能源绿色转型升级,打造更多氢能商业化应用场景,带动氢能全产业链布局发展。

  链接

  氨分解制氢是制氢的一种技术路线,即通过氨分解催化剂将氨分解为氮气和氢气,经过氢气提纯后满足相关用能需求。氨是一种高效储氢介质,具有能量密度高、储运容易、储运成本低等优势,且氨分解制氢过程不排放二氧化碳,更加绿色环保。作为全球第二大化学品,氨的原料来源广泛。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合成氨生产国和消费国,合成氨产业遍布全国,发展分布式氨制氢具有良好的基础。

  2022年3月,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发布《“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首次将“氨”作为重要储氢载体列入重点攻关方向,明确提出开展“氨氢储能”示范。

  友情链接:
  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浙江经济网  中国化工网  中国化工报  慧聪网化工频道

主办单位: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浙江省经信厅材料工业处
运营单位: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2005-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