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际首创“瘦身III型”井身结构试验井——涪陵页岩气田焦页23-Z2HF井顺利完成固井,进一步完善了瘦身型井身结构技术序列。这是江汉油田工程院聚焦主责主业、突出汇智育人、坚持价值引领,不断培育优秀科技创新团队,为油田高质量实现“万千百”战略目标提供有力科技支撑的一个缩影。

聚焦主责主业构建科技创新团队。该院以“专业+学科”为主线,构建钻井工程、储层改造、采油气工程、地面工程等6个科技攻关团队,着力打造具有江汉特色的石油工程核心技术体系;以支撑油田重点工程为核心,构建红星增储上产、复兴提效增产等四大攻关团队,着力打通从科技攻关到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以股份公司等重大项目为载体,实行科技攻关和靠前支撑一体化矩阵式运行,着力提升科技成果质量,白马常压气藏高效开发工程关键技术等3项技术跻身国内第一方阵,井筒重建重复压裂技术现场应用7井次,国产化相关工具后每米成本下降35%,平均测试产量恢复到初次压裂的54%。
突出汇智育人锻造科技创新团队。该院坚持人才优先,加强高端科技人才自主培养和外部引进,打造石油工程技术人才高地。着力打造攻关团队核心力量,推进“人才+项目”培育模式,突出集成创新和综合应用,在攻关重大项目和解决复杂难题中培养和选拔团队领军人才;着力打造团队中坚力量,推进科研生产一体化运行,在室内研究和现场应用中培养青年科技人才;着力打造团队先锋力量,制定个性化“培养菜单”,在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中培养团队科技明星。
坚持价值引领激励科技创新团队。该院强化价值贡献,让科技人才“名利双收”。着重科研生产一体化有机融合,引导广大科研人员把论文写在油气增储上产和降本增效的主战场上。打破组织界限和专业壁垒,创新建立“岗位+专项”绩效考核模式,给予项目组长考核分配权,在对任务完成情况和项目成员表现双重评价的基础上,采用月度考核、季度兑现等模式,根据团队成员的业绩贡献实施精准奖励。建立以岗位价值为基础、以项目贡献为核心的考核分配机制,鼓励科研人员多上现场、多出成果,促进薪酬分配向能力强、成果多的核心人才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