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协会新闻 会员动态 行业运行 政策法规 协会简介 协会智库 入会指南
   站内信息搜索
   协会信息
  协 会 简 介
  协 会 章 程
  通 知 公 告
  入 会 指 南
  协 会 新 闻
  新 增 会 员
   资讯中心
  行 业 运 行
  政 策 法 规
  科 研 成 果
  化 工 园 区
  安 全 环 保
  企 业 质 检
   会员服务
  会 员 动 态
  会 长 单 位
  副 会 长 单 位
  理 事 单 位
  技术委员会委员
首页 -> 资讯中心 -> 科研成果
PDV-B01催化剂首次工业应用成功
更新时间:2023-11-10 来源:中国化工报
  

中石油VOCs催化氧化技术步入国际一流方阵

  中化新网讯 截至11月6日,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自主研发的VOCs催化氧化催化剂PDV-B01在兰州石化公司公用工程一部化工净化水区域高浓度废气装置上稳定运行超2500小时。

  经过120小时的第三方标定结果表明:标定期间装置运行稳定,出口废气排放达到国家标准要求,非甲烷总烃浓度小于20毫克/立方米,苯浓度小于4毫克/立方米,甲苯浓度小于2毫克/立方米,二甲苯浓度小于1毫克/立方米。这标志着催化剂PDV-B01首次工业应用取得圆满成功。

  VOCs是PM2.5和臭氧污染的重要前体物。“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推进PM2.5和臭氧的协同控制,提出加快VOCs排放综合整治。催化氧化法以其处理效率高、无二次污染等优点成为主流技术,其核心在于催化剂的研发。而VOCs催化氧化催化剂由于研发门槛高、技术指标要求高,基本为国外技术的天下。

  为了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从2016年开始,兰州化工研究中心相继开展了VOCs催化氧化催化剂的小试研发、侧线与工业试验。

  针对废气成分复杂、浓度波动大的特点,研发团队根据空间限域理论,利用高分子模板剂与载体孔道的协同限域,合成具有纳米粒径的活性组分,增多活性位点,产生纳米效应,提升催化活性;开发络合梯度还原技术,调整贵金属价态分布,提高催化剂的适配性,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VOCs催化氧化催化剂制备的成套技术。

  随后,在不改动原有装置反应器构造与运行参数的基础上,兰州石化于今年7月20日顺利完成催化剂的换剂填装,并实现了一次开车成功。

  运行期间,在入口非甲烷总烃浓度500~1200毫克/立方米、苯浓度530~900毫克/立方米条件下,催化氧化出口非甲烷总烃平均排放浓度8.7毫克/立方米、苯平均排放浓度3毫克/立方米,保证废气处理达标。在此基础之上,催化反应器的进口温度较设计值低50℃~80℃,降低了能耗;将苯的处理浓度上限由原来的200毫克/立方米提升至900毫克/立方米,提高装置的处理能力,降低装置操作难度。

  工业应用结果表明,该中心自主研发的PDV-B01催化剂具有绿色环保、节能高效、应用范围广等特点,总体性能优于现行的进口催化剂。

  下一步,该系列催化剂将在中国石油内部推广,并逐步实现进口替代,为中国石油的高质量发展和实现“双碳”目标作出新贡献。

  友情链接:
  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浙江经济网  中国化工网  中国化工报  慧聪网化工频道

主办单位: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浙江省经信厅材料工业处
运营单位: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2005-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