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近日,在中国炼油创新技术多产异构烷烃催化裂化工艺(MIP)工业化20周年研讨会上,惠州石化获得MIP技术应用特别贡献企业荣誉。 从2000年开始,我国用十多年时间完成了油品质量升级任务。其中,MIP在油品质量升级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炼油新工艺实现了弯道超车。 惠州石化一直以生产满足环保要求的高标号清洁汽油为目标。清洁汽油对汽油的烯烃含量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因此,作为调和汽油组分最主要来源的催化裂化装置,选择合适的汽油降烯烃技术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路径。 经实地考察和技术对比,惠州石化一期炼油项目120万吨/年催化裂化装置和二期炼油项目480万吨/年催化裂化装置均选择了增产丙烯、多产异构化烷烃的清洁汽油生产技术(MIP-CGP)。截至2023年2月,两套催化裂化装置累计共加工催化原料3580万吨,生产低烯烃清洁汽油1540万吨,汽油烯烃含量控制在21%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