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作为省属国有企业,巨化集团积极扛起国有企业担当,紧紧抓住“共富”这个关键词,在推动衢州巨化一体化融合高质量发展以及助力山区26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中主动作为,结合企业实际因地制宜创新共富发展模式,以科技赋能、人才培育为抓手,为我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贡献巨化力量。
科技平台赋能“帮富”
走进省高端化学品技术创新中心大厅,映入眼帘的是“中国化工学会实践教育基地”、“省级创新深化试点”、“衢州市双碳研究中心”等一块块“含金量”十足的牌匾。
去年6月,由巨化集团和浙江大学衢州研究院为核心共建单位的省高端化学品技术创新中心正式成立。一年多来,该创新中心在科研转化、平台赋能、测试服务、产教融合等方面深耕细作,以科技创新赋能行业发展,推动共同富裕。
位于衢州江山的中巨海锐是一家科技型企业,由巨化集团和北京化工大学联合成立,该公司始终致力于化工及相关行业的超重力技术产业化推广,近年来为多家企业提供超重力技术服务,助力企业进一步节能减排、提质增效,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该公司的成立正是依托省高端化学品技术创新中心加快重大创新成果转化落地的生动实践。
巨化依托省高端化学品技术创新中心,不断开展“重大成果转化+定制化”科技服务,将创新势能转换成产业发展新动能,加速重大技术创新成果的示范应用与产业化。目前已与多家企业签订技术合同67项,在为多家企业解决生产、制备、技术等问题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我们还依托创新中心,首创科研机构牵头建设一流中试基地模式,解决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断点’问题。”据巨化集团创新与发展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创新中心牵头建设了化工新材料中试基地,打造集培训、中试研究、分析检测为一体的国内一流示范性实验实训平台,为企业发展提供浓厚的创新沃土,助力共同富裕。其中化工新材料中试基地涵盖了多种化工生产操作单元的研究平台,有效为有需求的中小企业解决小试研究向工程转化中的放大问题。截至目前,已有多家省内外企业慕名而来开展中试,形成以中试基地带动招商引资的新模式。
与此同时,创新中心还依托工艺安全评估实验室,为中小企业提供化工热反应风险评估、危化品鉴定、工艺安全评估等一系列测试服务,为企业实现过程安全控制和本质化安全生产提供依据。过去一年,实验室已为50余家当地企业提供检测技术评估服务,完成反应安全风险评估等各项检测逾1000次。
“我们将运用好创新中心这一平台,强化技术攻关创新,加强人才引进培养,协调科研团队更好地将科研项目产业化落地落实,助力衢州产业高质量发展。”据省高端化学品技术创新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阶段,创新中心还将充分发挥巨化产业、创新和人才优势,共同组建科技创新联合体,强化产学研协同攻关,形成引领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人才集聚的创新生态。
技术人才赋能“增富”
科技创新是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近年来,巨化加快推进数智化变革,深入实施“零手动、零备机、零距离”工程,在智能制造和智慧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厚的经验,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成效。
“‘三零’工程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给生产带来的影响,而且节能降耗、提质增效成效显著。”据巨化集团信息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巨化在总结“三零”工程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专门与优秀合作伙伴成立中巨智能公司,积极向周边企业赋能,整体提升衢州市企业数智化水平。
同时,巨化还充分利用先进数智化技术,助力衢州成立数字化赋能中心,为衢州乃至四省边际地区中小企业开展咨询服务和人才培训,提供产业数字化的整体解决方案,为区域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提供服务支撑。
人才是富国之本、兴邦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人才引领驱动”。近年来,巨化紧紧围绕“立足企业、服务社会、培育人才、推动衢州巨化一体化融合高质量发展”目标,充分发挥巨化专业管理和教育培训优势,积极为市域企业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安全取证培训、职工技能竞赛等专业服务。
走进浙江开放大学巨化学院,一间间宽敞明亮的教室中,来自周边区域企业的学员正认真地学习相关专业知识。“目前,我们在校学员约有1600余人,涵盖了应用化工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自动化等多个专业。”据浙江开放大学巨化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学院依托巨化强大的化工产业优势,强化“理论+实践”教学,培养企业需要且满意的化工行业人才,为巨化和衢州市各类企业输送了大批“回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本土应用型”专业人才,助力衢州高质量发展建设四省边际共同富裕示范区贡献力量。
同时,巨化还充分利用学院远程教育平台,通过制订个性化教学方案、联合办学、有针对性地开设专业培训课程,不断加强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从业资格”教育培训,为区域周边企业员工再学习提供服务,提升区域工业企业员工整体素质。